潍坊市建工工程咨询院

Weif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

工作动态

Work news

首页/工作动态
国标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(修订)(征求意见稿)条文修改解读(二)
来源:潍坊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 2019-08-21

◇单炳然
 
随着建筑科技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,我国绿色建筑在实施和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、机遇和挑战。建筑科技发展迅速,建筑工业化、 海绵城市、建筑信息模型、健康建筑等高新建筑技术和理念不断涌现并投入应用, 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 GB/T50378-2014版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绿色建筑实践及评价工作的需要,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,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节约资源, 保护环境,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,制定本标准。
以下为各章节具体改动内容
四:安全耐久
(一)控制项
4.1.1场地应通过诊断分析,确定无洪涝、滑坡、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,无危 险化学品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,无电磁辐射、含氡土壤、化学污染等危害。
说明:本条沿用自2014年版控制项第4.1.2条,有修改。本条对绿色建筑的场地安全提出了要求。
4.1.2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。
说明:本条由本2014年版评分项第 7.2.1 条发展而来,并且列为控制项。建筑方案的规则性对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来说十分重要。
4.1.3项目建设、施工、监理等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诺制度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,应定期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识别、评价和控制,并保存相关 记录。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无导致人员伤亡的安全责任事故。
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项目建设过程中,应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,杜绝死亡事故的发生。
4.1.4建筑防水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表 4.1.4 的规定。
 4.1.4 建筑防水设计使用年限要求
 
屋面工程
外墙工程
室内工程
20 
25 
30  
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在《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规范》正式发布前,达到现行相关标准要求,即判定为满足要求。
4.1.5建筑门窗、幕墙、围栏及其配件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,并应满足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。
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主要考虑到建筑的安全性与使用性。
4.1.6在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直接作用、间接作用和环境影响下,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建筑结构具有适宜的安全性、适用性和耐久性。
说明:本条由2014年版评分项第9.2.11条发展而来,并且列为控制项。在房屋建筑的施工或使用全寿命期间,在承受各种作用的情况下,应具有满足要求的可靠性。
4.1.7建筑围护结构及装饰装修构件应进行安全设计并满足防坠落要求,且应设置安装和检修条件。
   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。  
4.1.8空调室外机应预留安装位置,并应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。
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主要针对后期有安装空调室外机需求的项目,预防空调室外机安装不当,可能造成的重大安全隐患。
(二)评分项
Ⅰ安全(25分)
4.2.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、抗震性能、建筑结构荷载高于现行标准要求,评价总分值为 15分,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:
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按 100年取值,得 5分;
2抗震设防等级、构造措施高于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GB 50011
的要求,或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,或采用隔震、消能减震设计,得 4分;
3基本风压或基本雪压重现期采用 100年,得 3分;
4楼面和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均高出荷载规范取值 25%以上,或活荷载附加值大于 1.0kN/m²,得 3分。
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对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、抗震性能、结构荷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4.2.2采取保障围护结构、装饰装修构件安全的措施,评价总分值为 10分,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:
1建筑门窗、幕墙、围栏的玻璃选择安全玻璃,建筑室内的玻璃隔断、玻璃护栏等采用夹胶玻璃,得 4 分;
2围护结构、装饰装修部品构件具备抗震、防脱落、防撞击及防倒塌措施, 4分;
3室内装饰构件及其连接节点具有力学专项设计,所用材料力学性能满足要求并经检测验证,得 2分。
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对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、抗震性能、结构荷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Ⅱ耐久(44分)
4.2.3采用可提升建筑适变性的措施,评价总分值 10分,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:
1增加建筑使用功能或使用空间可变措施,得 3分;
2建筑主体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,得 5分;
3采用可移动的控制装置,得 2分。
说明:本条由2014年版评分项第7.2.4条基础上发展而来,对建筑的适变性提出了具体详尽的要求。
4.2.4采取可提升建筑部品部件耐久性的措施,评价总分值为 8分,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:
1使用耐腐蚀、抗老化、耐久性能好的管材、管线、管件,得 5分;
2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,并考虑部品组合的同寿命性;不同使用寿命的部品组合时,构造便于分别拆换、更新和升级,得 3分。
说明:本条由2014年版评分项第6.2.2条基础上发展而来,建筑的五金配件、管道阀门、开关龙头等应选用长寿命的优质产品且易于更换、维护。具体要求见表4.2.4
表 4.2.4 建筑部品部件的耐久性的措施
管材、管线、管件
室内给水系统采用铜管或不锈钢管,或采用相应产品标准所规定的 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试验和冷热水循环试验的塑料管
暖通系统采用无缝镀锌钢管、UPVC 
电气系统采用低烟低毒阻燃型线缆、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、耐火 电缆等且导体材料采用铜芯
活动配件
门窗反复启闭性能达到相应产品标准要求的 2 
遮阳产品机械耐久性达到相应产品标准要求的最高级
水嘴寿命达到相应产品标准要求的 1.2 
阀门寿命达到相应产品标准要求的 1.5 
 
4.2.5采用耐久性好的建筑结构材料,评价总分值为 8 分,并按下列规则评分:
1对于混凝土结构,采用高耐久性能混凝土,得 8分;
2对于钢结构,采用耐候结构钢和耐候型防腐涂料,得 8分;
3对于木结构,采用防腐木材、耐久木材或耐久木制品,得 8分;
4对于混合结构,按照以上三款分别评分后取平均值。
说明:本条由2014年版评分项第7.2.11条基础上发展而来,建筑的结构材料应有高耐久性。
4.2.6采用耐久性好、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,评价总分值为8 分,并按下列 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:
1采用耐久性好的外饰面材料,得 3分;
2采用耐久性好的防水和密封材料,得 2分;
3采用耐久性好、易维护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,得 3分。
说明:本条沿用2014年版评分项第7.2.14条,有修改。建筑的装饰材料应耐久性好、易维护。详细评价内容见表4.2.6
表4.2.6采用耐久性好的装饰装修材料评价内容
分类
评价内容
外饰面材料
 
外饰面材料
采用水性氟涂料或耐候性相当的涂料
选用耐久性与建筑幕墙设计年限相匹配的饰面材料
合理采用清水混凝土
 
防水密封
选用耐久性符合 GB/T35608-2017《绿色产品评价 防水 与密封材料》规定的材料
 
 
室内装饰装修材料
选用耐洗刷性≥5000 次的内墙涂料
选用耐磨性好的陶瓷地砖(有釉≥4 级,无釉≤127mm3
采用免装饰面层的做法
 
4.2.7延长主要内外装修材料必须进行维修的时间间隔,评价总分值为 10 分,按表 4.2.7 的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。
 4.2.7 内外装修材料维修时间间隔评分规则

必须进行维修的时间间隔Δt
得分
 
外装修材料
Δt<10 
1
10 年≦Δt<20 
2
20 年≦Δt<30 
5
 
内装修材料
Δt<10 
1
10 年≦Δt<15 
2
15 年≦Δt<25 
5
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本条对建筑的内、外装修材料必须进行维修的时间间隔作出要求,鼓励选用优质的内、外装修材料。
III 防护(31分)
4.2.8 采取高空落物的防护措施,评价总分值为 10分,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:
1当建筑物底层人员出入口位于建筑阳台、门窗下方时,设置人员防护栏和高空抛物的防护措施,防护栏高度不少于 1.1m,且底部 0.15m为实心结构,得 4分;
2设置建筑物外墙饰面、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施,并与人员通行区
域的遮阳、遮风或挡雨措施结合,得 3分;
3建筑场地内合理设计道路的安全距离、线形和行进路线。利用场地和
景观形成缓冲区,隔离带等,得 3分。
   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主要参考香港《建筑物条例》第123F章《建筑物(规划)规例》,当建筑物底层人员出入口未设置于建筑阳台、门窗下方时,本条第一款直接得分。
4.2.9 室内外地面或路面设置防滑措施,评价总分值为 8 分,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 分并累计:
1建筑出入口及平台、公共走廊、电梯门厅、厨房、浴室、卫生间等设置防滑措施,防滑等级不低于 BW 级,得 3分;
2建筑室内、外活动场所采用防滑地面,防滑等级不低于 Ad、AW 级,
得 3分;
3建筑坡道、楼梯踏步的防滑等级按水平地面等级提高一级,并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措施,得 2 分。
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室外及室内潮湿地面工程防滑性能应符合表4.2.9-1的规定:
表4.2.9-1 室外及室内潮湿地面工程防滑性能要求
工程部位
防滑等级
坡道、无障碍步道等
Aw
楼梯踏步等
公交、地铁站台等
建筑出口平台
Bw
人行道、步行街、室外广场、停车场等
人行道支干道、小区道路、绿地道路及室内潮湿地面(超市肉食部、菜市场、餐饮操作间、潮湿生产车间等)
Cw
室外普通地面
Dw
室内干态地面工程防滑性能应符合表4.2.9-2的规定:
表4.2.9-2室内干态地面工程防滑性能要求
工程部位
防滑等级
站台、踏步及防滑坡道等
Ad
室内游泳池、厕浴室、建筑出入口等
Bd
大厅、候机厅、候车厅、走廊、餐厅、通道、生产车间、电梯廊、门厅、室内平面防滑地面等(含工业、商业建筑)
Cd
室内普通地面
Dd
室内有明水处,应加设防滑垫。
4.2.10建筑阳台、楼梯、落地窗等设置防坠落措施,评价总分值为8分,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:
1、外窗窗台面距楼面或可登踏面的净高度不高于0.9m时,设置防护措施,得3分;
2、楼梯栏杆垂直杆件水平净距不大于0.1m、楼梯扶手高度大于1.1m,且非垂直杆件栏杆设置有防攀爬措施,得3分;
3、建筑装饰构件、部品、设备等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一体化构造方式,得2分。
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对建筑阳台、楼梯、落地窗的防坠落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。
4.2.11采取人车分流措施,且行人设施有充足照明,评价分值为5分。
说明:本条为新增条文,避免人车争路,保障行人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安全。

返回列表